7月的青塘镇,暑气蒸腾三叶草策略,蝉鸣阵阵,益海中心小学校园内却洋溢着比烈日更炽热的求知热情与青春活力。7月11日至18日,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耘梦青禾”大学生社会实践队深入清远英德市青塘镇,联合益海嘉里广州企业群,在益海中心小学成功开展了为期9天的暑期“三下乡”支教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以“‘青’苗澎梦、‘益’起成长”为主题,是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南农大”)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深化校地企合作、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动实践。
7月11日,开营仪式在益海中心小学隆重举行。青塘镇党委委员钟丽莎、益海中心小学校长林远昌、益海嘉里广州企业群代表郭文化和鲍雅坚、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师温棚和余聪等领导嘉宾及百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见证活动启航。仪式上,林远昌热情欢迎实践队,强调夏令营“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的宗旨,期待其为孩子们搭建锻炼与成长的平台。钟丽莎指出“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寄语学生珍惜机会,勤学善思。温棚介绍,实践队将依托食品专业优势,开展食品安全实验、科普讲堂等特色活动。益海嘉里代表郭文化表示,企业将持续支持乡村教育,为公益助学注入新活力。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耘梦青禾”队成员们精心构建了“知识科普+兴趣培养+实践体验”的三维课程体系,面向三至五年级学生,将专业性与趣味性深度融合。语文课从甲骨文解字入手,用猜谜激发兴趣,并通过日常句子拆解语法内核;数学课化身“火柴棒魔术”,引导孩子们动手挪动,破解“1+8=0”变“1+8=9”的奥秘,点燃好奇心;英语课打破传统背诵,在游戏中让学生自信开口,从胆怯到踊跃举手;体育课则成为挥洒汗水、锤炼团队精神的欢乐场。趣味课堂更是异彩纷呈:音乐课上,吸管与粘土变身为简易排箫,吹奏出不成调却无比欢快的童真旋律;美术课上,五彩的不织布拼贴出童趣世界,空白面具在画笔下幻化成帅气的蜘蛛侠、俏皮的狐狸,成为独特灵魂的缩影;编程课上,Scratch积木块在孩子们指尖跳跃,思维在代码星光中锻造;地理科普带孩子们“云游”祖国河山,从青藏高原到长江奔流;科学实验更化身“魔法课堂”——“海底火山”演示碳酸反应,农药快检试纸10秒显色,维生素C“密信”揭秘化学奥秘;舞蹈课堂更将《世界赠与我的》化作指尖流淌的暖意,谱成无声的诗篇。
除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外,实践队还充分发挥华南农大食品学科优势,连续5天开展“舌尖上的食品安全课”以及食品安全校外科普活动。课堂内,通过精心设计食品安全科普讲堂,如“食物红绿灯”分类、“健康食谱我来画”、看懂食品“身份证”、“冰箱不是保险箱” 探秘、“食品安全小侦探”闯关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易懂有趣的科普内容,让孩子们把健康餐盘带回家。课堂外,实践队走进青塘镇社区,用客家话讲解“生熟砧板分开”、20道转盘问答破解黄曲霉毒素认知误区、200份手册化身流动宣传员、50份“客家样本”问卷等,将国家食安战略落进千家万户的饭碗。
期间,在林远昌带领下三叶草策略,温棚、余聪及耘梦青禾队队员赴青塘镇新青村开展了乡村振兴调研。调研发现,该村在人才返乡创业带动下展现出发展潜力,但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增值和产业升级。华南农大师生表示,此次调研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平台,未来将研究针对性冷链技术方案,推动校地企合作以转化科研成果,助力补齐短板。村支书强调,乡村振兴需多方协同发力,持续攻坚产业、基建与文化培育,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7月18日,结营仪式为本次支教之旅画上圆满句点,各方代表高度评价活动成效。钟丽莎祝贺活动成功,盛赞“耘梦青禾”突击队为青塘教育注入新活力,称其为“青春赋能乡镇教育的生动实践”,“校地企”协同模式值得推广。林远昌衷心感谢各方支持,赞扬队员们用专业与热情打造了特色夏令营,丰富的课程让孩子们快乐成长,为乡村教育提供了创新借鉴。益海嘉里广州企业群张刚表示,益海嘉里深切感受到高校的责任担当,将持续关注青少年成长,践行社会责任。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张阳武为学子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普课堂、助力乡村孩子成长感到欣慰与自豪,肯定这是学以致用、锤炼本领的宝贵经历,寄语孩子们带着爱与梦想前行。
仪式上,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聪聪代表学院向益海中心小学授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实践育人校外基地”牌匾。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前期校地协同成果的肯定,更为未来持续深化教育帮扶、开展学生实践、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了稳固长效的平台,标志着“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服务力量将深植于乡村教育的土壤。随后的文艺汇演中,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献上精彩节目:活力四射的舞蹈、神奇有趣的科学实验展示、温暖感人的手语表演、充满童真的合唱……欢声笑语与浓浓不舍交织,为这个特别的夏天留下了难忘的注脚。
此次“耘梦青禾”实践队的青塘之行,是华南农大食品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服务乡村振兴的又一次深耕。它延续了去年温棚老师带领“青塘启航者”队伍播下的种子,并在课程设计、校地企协同等方面实现了深化与提升。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带去了知识、欢乐和拓宽视野的机会,点燃了他们探索世界的热情,也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基层实践中深刻理解了社会责任,提升了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了“教学相长”的双向赋能。随着“实践育人校外基地”的挂牌,华南农大食品学院与青塘镇、益海中心小学及益海嘉里集团的合作桥梁将更加坚固。未来,学院将持续依托这一平台,深化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引导更多青春力量投身乡村广阔天地,让智慧与热情持续浇灌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让爱与梦想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共同谱写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单位】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频道编辑】陈地杰 李卓华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刘龙飞
【实习生】徐鸣凯 高泉呈霨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