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铁、东莞首条沉管隧道、优配利
“世界之最”狮子洋通道
……
东莞多个大型交通建设项目
迎来最新进展
👇👇
01
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工程
已实现5个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8月9日,伴随着盾构机刀盘破壁而出的轰鸣声,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工程2332标虎门金捷路站-光明路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贯通。截至目前,地铁2号线三期工程已实现5个盾构区间双线贯通,为项目竣工和开通运营提供了重要保障。
2号线三期工程虎门金捷路站-光明路站区间右线隧道全长约1536米,自虎门金捷路站始发,沿连升路向虎门光明路站掘进。该区间地质条件复杂,周边建构筑物众多,且下穿高速公路、河涌,侧穿高压线塔桩基及民房。
自项目开工以来,市轨道公司与各参建单位建立高效协作机制,强化全过程技术管控,为工程优质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督促承包商严格落实盾构施工参数的控制,加强盾构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落实地面监测与巡查,最终实现了盾构顺利侧穿莞佛高速太平大桥引桥桩基群、既有110KV电塔桩基及连升南路一号桥新建桩基,下穿广济河段及雨水箱涵,安全精准抵达虎门光明路站。
2号线三期工程项目起于一、二期终点虎门火车站,自虎门火车站引出,沿莞太路-连升路-规划绿带-滨海大道进行敷设,在滨海湾新区中海路路口设终点(交椅湾站),线路全长17.1公里,预计2027年12月完工。
全线共设车站9座优配利,其中虎门设站4座(虎门北站、虎门大道站、虎门金捷路站和虎门光明路站);滨海湾新区设站5座(滨海湾站、青创城站、港澳码头站、交椅湾西站、交椅湾站)。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与东莞轨道交通3号线、深圳轨道交通20号线换乘。
02
东莞首条沉管隧道
即将迎来水下“拼积木”
东莞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项目也传来新消息,东莞首条沉管隧道整体进度完成近半,现正全力抢抓工期,预计2027年完成通车。
建造现场,在面积相当于2个标准足球场(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为7140平方米)的干坞基坑内,工人们正分组进行钢筋安装作业。
现场技术负责人介绍:“正在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的是沉管隧道首节段,一个节段需要使用各种型号钢筋共计约500吨,计划于8月上旬进行首节段混凝土浇筑。”
在干坞现场,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全断面浇筑工艺。传统隧道分段浇筑会留下“接缝疤痕”,就像拼图一样,接缝处容易成为薄弱环节。而这里采用的“一次成型”技术——1600立方米混凝土在30小时内连续浇筑,形成浑然一体的箱体。
更神奇的是混凝土的“自愈”能力——该项目的混凝土加入了自愈型无机增殖防水剂,该材料的活性成分在无水的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一旦遇到水,休眠被激活,立即与水发生反应,结晶继续进行,使得混凝土结构具有“动态”修复的特性。这项仿生技术首次应用于沉管隧道,能有效修补裂缝、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沉管隧道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莫过于“水下拼积木”——将预制好的沉管精准沉放到江底基槽中。这个过程被称为“江底穿针”,需要毫米级的精度控制。
项目采用了国内先进的沉放定位系统,通过自研“测控系统”实时监测沉管位置,配合国产北斗卫星定位,将一节重达3万吨的沉管精准放入25米深的水下预定位置,误差仅为10毫米,名副其实的“江底穿针”。
项目施工方还在沉管两端安装了特制的橡胶止水带,确保每节沉管连接处百年滴水不漏。
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位于东莞市西北部,为连接万江和南城之间的城市主干路隧道工程,北起万江大道,沿银龙路布设,向南穿越东莞水道和曲海大桥,接鸿福西路,南至港口大道,主线总长约1.87km,其中隧道全长约1.54km,工程按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时速50km/h标准设计。为实现交通转换,隧道共设置3条匝道,总长约1248m,其中A匝道为银龙路南侧入口,B匝道为车站南路出口,C匝道为体育公园西门出口。
03
双层16车道的“超级大桥”
东、西主塔建设高度均过半
日前,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东主塔完成T32钢壳节段吊装,至此,东、西主塔建设高度均过半,达171.1米,为明年上半年桥塔封顶、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狮子洋通道建设现场
狮子洋通道项目为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全长约35公里,上下双层共16车道,包含主桥狮子洋大桥和两岸引线工程,是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工程。
作为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共有东、西两个主塔,塔高342米,相当于110层楼高,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单个索塔由62个钢壳节段和6道钢横梁构成。
截至目前,狮子洋通道建设有序推进,狮子洋大桥锚碇正进行锚固系统施工,主塔预计年内突破200米;东、西高墩区引桥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已全部完成,将进入顶推支架施工新阶段;引桥工程正架设预制梁,逐步转入上部结构施工。
▲项目效果图
来源:东莞发布综合,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日报、广东国资等
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